高质量发展看中国丨江畔古城 文旅升维
高质量发展看中国丨江畔古城 文旅升维
高质量发展看中国丨江畔古城 文旅升维央广网安庆6月26日消息(记者周然 赵家慧)浩浩长江与皖河交汇,孕育出了被誉为“万里(wànlǐ)长江此(cǐ)咽喉,吴楚分疆第一(dìyī)州”的(de)安庆。它地理位置得天独厚,襟带吴楚,是皖江文化的发源地,安徽省的简称“皖”便源于此。安徽的“安”也取自于它,它是安徽近代文明(wénmíng)的摇篮,承载着厚重的文化记忆。
沿江码头、老街区、老厂房……奔流不息的长江水目睹过安庆一处处繁华地带陷入落寞,如今又见证着它们在保护与创新中(zhōng)人潮“回流(huíliú)”、焕发新生,成为安徽文旅版图上的颗(kē)颗明珠。
依江成链 “爆改”百年老街区(lǎojiēqū)
夏日傍晚,长江沿岸,安庆迎江区(yíngjiāngqū)大南门特色文化街逐渐热闹起来。
“茶馆从开业到打烊都是座无虚席。”在沿街的木兮茶馆里,负责人胡红兵说起(shuōqǐ)今年五一开街的当天,“真是好多年都没在安庆看到了(le)这种盛况了。”舞狮巡游、乐队表演(biǎoyǎn)、文创市集等潮玩活动持续上演,5天内吸引了32万人次涌入(yǒngrù),人流熙攘水泄不通。
“由于毗邻码头,大南门一带(yīdài)在明清时期是商业繁华地带。我们结合史料(shǐliào),在原址附近重建了曾作为安庆南大门的‘镇海门’,这既是历史重现,也打造了新文化打卡点(diǎn)。”大南门特色文化街企划经理(jīnglǐ)吴雷表示,作为省级重点建设项目,项目充分(chōngfèn)挖掘了文化符号和市民情怀,率先(shuàixiān)修复了陈延年、陈乔年读书处、南水关22号、探花第、英王府等周边人文景点,在保留老城风貌的基础之上,融入现代元素,同时保留并引入(yǐnrù)部分安庆老字号,打造了一条集文化、休闲、旅游(lǚyóu)、美食为一体的特色文化街。
位于长江畔的迎江区大南门特色文化街在历史上(zàilìshǐshàng)也是安庆的繁华地带(dìdài)(央广网发 街区供图)
长江曾为古城(gǔchéng)带来繁荣,也在文旅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(xià),给安庆文旅产业带来了新一轮的生机。大南门特色文化街、迎江寺、倒扒狮等景点依江成链,形成一条(yītiáo)极具“宜城”特色的沿江文旅线路。
倒(dào)扒狮街静卧江边800年(nián),随着城市变迁,这条曾有“皖江第一街”美誉的老街渐趋落寞。2017年6月,安庆启动人民路以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项目,采用“绣花针(xiùhuāzhēn)”般(bān)精细的改造方式(fāngshì),最大限度保留传统建筑艺术特征,58处历史建筑和29处文物建筑都得到了很好的保护。
老街区也在拥抱新变化(biànhuà)。走进距离石牌坊不远的“沐集家”,300多种文创(wénchuàng)产品琳琅满目。“我们6个设计师里5个都(dōu)是00后。‘以青年之心,造安庆之物’是我们的初心。”作为本地姑娘,黄申也是街区修缮(xiūshàn)开街后的第一批商户。团队(tuánduì)重点挖掘安庆优质文化元素,历史人物、文学记忆、城市地标、生态风景等(děng)让(ràng)他们灵感迸发,振风塔、倒扒狮街、安大红楼等成了被活用的本土元素,手提袋、摆件、折扇、冰箱贴等文创产品一波波“上新”。
在这里,市井烟火与新潮文创共生。文化名人工作室、中华老字号、非遗手创、戏曲表演、旅拍展示、棋馆、茶馆、咖啡馆等(děng)文化业态(yètài)的陆续(lùxù)进场,让倒扒狮历史文化街区先后斩获(zhǎnhuò)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、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等荣誉。去年以来,街区线上(xiànshàng)平台曝光率达1600万次,总客流量超700万人次。
倒扒狮街入口,“沐集家”文创店就开(kāi)在入口不远处(央广网记者(jìzhě) 徐秋韵摄)
艺术进场 打造工业遗迹重生典范(diǎnfàn)
创新远不止于传统老街区的(de)改造。安庆是中国近代工业(gōngyè)的重要发源地之一,作为安庆老城区,大观区留下了许多承载历史文化(wénhuà)的工业遗存。
去年五一,距离主城区(zhǔchéngqū)十几分钟车程的集贤时空文创园开始试运营(shìyùnyíng)。这座由上世纪白鳍豚水泥厂蜕变而来的“城市会客厅”,成为安庆工业(gōngyè)遗迹重生的典范。
“大观区对于文创园的(de)建设予以大力支持,积极配套好相关(xiāngguān)基础设施。比如入园道路(dàolù)的硬化和亮化,建造了4万平方米的停车场(tíngchēchǎng),节假日期间可以容纳1000多辆车。”安庆市大观区文化和旅游局分管领导王志强说。
集贤时空园区里随处(suíchù)可(kě)坐、随处有大树(央广网发 集贤时空文创园供图)
桩坑艺术馆、民居场景馆、猪圈咖啡(kāfēi)……安庆集贤时空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曹燕告诉记者,利用水泥厂整体(zhěngtǐ)搬迁后留下的原厂房,集贤时空文创园将其改造升级成集艺术展示、市民休闲、特色民宿等功能为一体的工业文化展示区。“我们避开了过度商业化和(hé)科技化,去(qù)除了灯光(dēngguāng)秀、店铺噪音,让游客漫步街区(jiēqū)时能够感受充分的松弛。为了(wèile)让植物‘软化’工业遗迹的‘硬’,老厂里大量的原生老树也得以保留·。”
自试运营以来至今年(jīnnián)一季度,集贤时空(shíkōng)文创园累计接待游客73万人次(wànréncì)、实现营收450万元。“园区二期将于今年国庆开放,我们将打造一条空中艺术走廊,串联起18个主题艺术空间,给游客带去新奇的(de)体验。”曹燕说。
莫奈花园(huāyuán) 文旅在乡村开花
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风吹过安庆(ānqìng),沿着长江从城市吹向了(le)乡村,让村里的房前屋后开满鲜花的同时,富足了百姓们的腰包。
初夏的将军村长风乡(fēngxiāng)仿佛一座莫奈花园,美不胜收。作为迎江区重点招商引资项目,将军村以花溪谷(xīgǔ)三产(sānchǎn)融合项目为引擎,探索出一条文化、旅游与多产业深度融合的发展之路。自去年国庆节试运营以来,花溪谷项目取得了显著(xiǎnzhù)的经济效益,已累计接待游客4万多人次,每周末客流量稳定在2000人次左右。通过发展花卉生产、销售以及文化旅游,项目每年为村集体增加创收20万元,带动周边220户群众(qúnzhòng)就近就业,让“美丽(měilì)(měilì)乡村”催生出“美丽经济”。
将军村党支部书记、村委会主任王向阳告诉记者,在第一产业方面(fāngmiàn),四季有花不仅美化了(le)乡村环境,还为二三产业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。二产的花卉加工(jiāgōng)环节,干花、香薰、精油等特色产品提升了花卉的附加值,满足(mǎnzú)了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。三产的花卉文旅则以花文化为核心(héxīn),各类花卉展览、研学旅行(lǚxíng)等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体验,打造出了越来越具有影响力的乡村旅游品牌。
历经400多年(duōnián)岁月的振风塔(zhènfēngtǎ)在长江畔巍然屹立,见证了古城的厚重中逐渐多了些(xiē)现代创意的脉动。近年来,安庆市不断推进文旅产品(chǎnpǐn)优化、业态升级,诚意满满地打造着更丰富的新消费场景和新文旅业态,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活力。
更多精彩资讯请(qǐng)在应用市场下载“央广网”客户端。欢迎提供新闻线索,24小时报料热线400-800-0088;消费者也(yě)可通过(tōngguò)央广网“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”线上投诉。版权声明: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,未经(wèijīng)授权不得转载。转载请联系:cnrbanquan@cnr.cn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(jiāng)追究责任。
央广网安庆6月26日消息(记者周然 赵家慧)浩浩长江与皖河交汇,孕育出了被誉为“万里(wànlǐ)长江此(cǐ)咽喉,吴楚分疆第一(dìyī)州”的(de)安庆。它地理位置得天独厚,襟带吴楚,是皖江文化的发源地,安徽省的简称“皖”便源于此。安徽的“安”也取自于它,它是安徽近代文明(wénmíng)的摇篮,承载着厚重的文化记忆。
沿江码头、老街区、老厂房……奔流不息的长江水目睹过安庆一处处繁华地带陷入落寞,如今又见证着它们在保护与创新中(zhōng)人潮“回流(huíliú)”、焕发新生,成为安徽文旅版图上的颗(kē)颗明珠。
依江成链 “爆改”百年老街区(lǎojiēqū)
夏日傍晚,长江沿岸,安庆迎江区(yíngjiāngqū)大南门特色文化街逐渐热闹起来。
“茶馆从开业到打烊都是座无虚席。”在沿街的木兮茶馆里,负责人胡红兵说起(shuōqǐ)今年五一开街的当天,“真是好多年都没在安庆看到了(le)这种盛况了。”舞狮巡游、乐队表演(biǎoyǎn)、文创市集等潮玩活动持续上演,5天内吸引了32万人次涌入(yǒngrù),人流熙攘水泄不通。
“由于毗邻码头,大南门一带(yīdài)在明清时期是商业繁华地带。我们结合史料(shǐliào),在原址附近重建了曾作为安庆南大门的‘镇海门’,这既是历史重现,也打造了新文化打卡点(diǎn)。”大南门特色文化街企划经理(jīnglǐ)吴雷表示,作为省级重点建设项目,项目充分(chōngfèn)挖掘了文化符号和市民情怀,率先(shuàixiān)修复了陈延年、陈乔年读书处、南水关22号、探花第、英王府等周边人文景点,在保留老城风貌的基础之上,融入现代元素,同时保留并引入(yǐnrù)部分安庆老字号,打造了一条集文化、休闲、旅游(lǚyóu)、美食为一体的特色文化街。
位于长江畔的迎江区大南门特色文化街在历史上(zàilìshǐshàng)也是安庆的繁华地带(dìdài)(央广网发 街区供图)
长江曾为古城(gǔchéng)带来繁荣,也在文旅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(xià),给安庆文旅产业带来了新一轮的生机。大南门特色文化街、迎江寺、倒扒狮等景点依江成链,形成一条(yītiáo)极具“宜城”特色的沿江文旅线路。
倒(dào)扒狮街静卧江边800年(nián),随着城市变迁,这条曾有“皖江第一街”美誉的老街渐趋落寞。2017年6月,安庆启动人民路以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项目,采用“绣花针(xiùhuāzhēn)”般(bān)精细的改造方式(fāngshì),最大限度保留传统建筑艺术特征,58处历史建筑和29处文物建筑都得到了很好的保护。
老街区也在拥抱新变化(biànhuà)。走进距离石牌坊不远的“沐集家”,300多种文创(wénchuàng)产品琳琅满目。“我们6个设计师里5个都(dōu)是00后。‘以青年之心,造安庆之物’是我们的初心。”作为本地姑娘,黄申也是街区修缮(xiūshàn)开街后的第一批商户。团队(tuánduì)重点挖掘安庆优质文化元素,历史人物、文学记忆、城市地标、生态风景等(děng)让(ràng)他们灵感迸发,振风塔、倒扒狮街、安大红楼等成了被活用的本土元素,手提袋、摆件、折扇、冰箱贴等文创产品一波波“上新”。
在这里,市井烟火与新潮文创共生。文化名人工作室、中华老字号、非遗手创、戏曲表演、旅拍展示、棋馆、茶馆、咖啡馆等(děng)文化业态(yètài)的陆续(lùxù)进场,让倒扒狮历史文化街区先后斩获(zhǎnhuò)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、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等荣誉。去年以来,街区线上(xiànshàng)平台曝光率达1600万次,总客流量超700万人次。
倒扒狮街入口,“沐集家”文创店就开(kāi)在入口不远处(央广网记者(jìzhě) 徐秋韵摄)
艺术进场 打造工业遗迹重生典范(diǎnfàn)
创新远不止于传统老街区的(de)改造。安庆是中国近代工业(gōngyè)的重要发源地之一,作为安庆老城区,大观区留下了许多承载历史文化(wénhuà)的工业遗存。
去年五一,距离主城区(zhǔchéngqū)十几分钟车程的集贤时空文创园开始试运营(shìyùnyíng)。这座由上世纪白鳍豚水泥厂蜕变而来的“城市会客厅”,成为安庆工业(gōngyè)遗迹重生的典范。
“大观区对于文创园的(de)建设予以大力支持,积极配套好相关(xiāngguān)基础设施。比如入园道路(dàolù)的硬化和亮化,建造了4万平方米的停车场(tíngchēchǎng),节假日期间可以容纳1000多辆车。”安庆市大观区文化和旅游局分管领导王志强说。
集贤时空园区里随处(suíchù)可(kě)坐、随处有大树(央广网发 集贤时空文创园供图)
桩坑艺术馆、民居场景馆、猪圈咖啡(kāfēi)……安庆集贤时空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曹燕告诉记者,利用水泥厂整体(zhěngtǐ)搬迁后留下的原厂房,集贤时空文创园将其改造升级成集艺术展示、市民休闲、特色民宿等功能为一体的工业文化展示区。“我们避开了过度商业化和(hé)科技化,去(qù)除了灯光(dēngguāng)秀、店铺噪音,让游客漫步街区(jiēqū)时能够感受充分的松弛。为了(wèile)让植物‘软化’工业遗迹的‘硬’,老厂里大量的原生老树也得以保留·。”
自试运营以来至今年(jīnnián)一季度,集贤时空(shíkōng)文创园累计接待游客73万人次(wànréncì)、实现营收450万元。“园区二期将于今年国庆开放,我们将打造一条空中艺术走廊,串联起18个主题艺术空间,给游客带去新奇的(de)体验。”曹燕说。
莫奈花园(huāyuán) 文旅在乡村开花
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风吹过安庆(ānqìng),沿着长江从城市吹向了(le)乡村,让村里的房前屋后开满鲜花的同时,富足了百姓们的腰包。
初夏的将军村长风乡(fēngxiāng)仿佛一座莫奈花园,美不胜收。作为迎江区重点招商引资项目,将军村以花溪谷(xīgǔ)三产(sānchǎn)融合项目为引擎,探索出一条文化、旅游与多产业深度融合的发展之路。自去年国庆节试运营以来,花溪谷项目取得了显著(xiǎnzhù)的经济效益,已累计接待游客4万多人次,每周末客流量稳定在2000人次左右。通过发展花卉生产、销售以及文化旅游,项目每年为村集体增加创收20万元,带动周边220户群众(qúnzhòng)就近就业,让“美丽(měilì)(měilì)乡村”催生出“美丽经济”。
将军村党支部书记、村委会主任王向阳告诉记者,在第一产业方面(fāngmiàn),四季有花不仅美化了(le)乡村环境,还为二三产业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。二产的花卉加工(jiāgōng)环节,干花、香薰、精油等特色产品提升了花卉的附加值,满足(mǎnzú)了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。三产的花卉文旅则以花文化为核心(héxīn),各类花卉展览、研学旅行(lǚxíng)等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体验,打造出了越来越具有影响力的乡村旅游品牌。
历经400多年(duōnián)岁月的振风塔(zhènfēngtǎ)在长江畔巍然屹立,见证了古城的厚重中逐渐多了些(xiē)现代创意的脉动。近年来,安庆市不断推进文旅产品(chǎnpǐn)优化、业态升级,诚意满满地打造着更丰富的新消费场景和新文旅业态,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活力。
更多精彩资讯请(qǐng)在应用市场下载“央广网”客户端。欢迎提供新闻线索,24小时报料热线400-800-0088;消费者也(yě)可通过(tōngguò)央广网“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”线上投诉。版权声明: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,未经(wèijīng)授权不得转载。转载请联系:cnrbanquan@cnr.cn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(jiāng)追究责任。

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